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保健 > 食疗药膳 > 食品安全 > 相关话题 > 食源性疾病
编号:11252191
食源性寄生虫病多发 水产、海产品切忌吃“生”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10月17日 龙虎网
   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一些寄生虫传染病等也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“乘虚而入”。据统计,过去在我国的寄生虫疾病中,由土源性寄生虫引发的要占8成,但是现在食源性寄生虫占的比例已从2成上升到8成。近期,福寿螺、淡水鱼虾等引发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屡屡发生。专家呼吁,保留中国人健康的饮食习惯,水产、海产品切忌吃“生”。

     三文鱼中也有寄生虫

    一些高档饭店中,生鱼片、刺身等也成为了餐桌上的必点菜。有人认为,深海海水受污染少,鱼类所含的寄生虫少,孰不知吃海产“鱼生”同样容易被一种“异尖线虫”所感染。据介绍,该虫长期流行于喜欢生食鱼产品的日、韩等国家,目前日本已经发现有3万多病例。省卫生监督所监督一处严隽德主任告诉记者,这种寄生虫疾病主要由生食海产鱼类引起,临床表现急性期会引起上腹剧烈疼痛、恶性呕吐、腹泻等,此外,寄生虫会破坏人体营养吸收能力,增加胃肠负担。同样,南京人最爱吃的小龙虾也是寄生虫聚集的地方。严主任介绍说,小龙虾中含有一种名为“肺吸虫”的寄生虫,肺吸虫可以穿透肠壁进入腹腔和肝脏,进而穿过横膈在肺脏“定居”并产卵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食源性寄生虫病明显上升

    省疾控中心专家告诉记者,过去发现的寄生虫病主要以土源性寄生虫为主。土源性寄生虫主要通过人类粪便传播;食源性寄生虫则是通过饮食感染的。如今,农民种田基本改用化肥后,使寄生在人类粪便中如蛔虫、钩虫病感染率大幅下降。与此同时,随着人们饮食的变化,日本料理不断普及,致使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不断上升。目前,最常见的有肝吸虫、颚口线虫、肺吸虫、广州管圆线虫、绦囊虫等。

    食源性寄生虫比土源性寄生虫对人类健康更具危害性。土源性寄生虫一般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,吸食人的营养,而食源性寄生虫都寄生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内,对人体器官造成严重危害。如肝吸虫寄生在人类的胆道中,阻塞胆管,严重的会引发肝硬化、肝腹水,并转化成癌症。广州管圆线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脑内,引发脑炎,严重的造成死亡。还有肺吸虫寄生在人体肺部,引起肺肿、肺空洞等。由于食源性寄生虫是近年来才较多发生的寄生虫病,临床医生对其了解、认识不多,往往造成错诊、误诊、漏诊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 保留传统健康的饮食习惯

    俗话说,“病从口入”,而完全杜绝这一切的方法就是:“管好自己的嘴”。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协会营养食疗专业委员会主任窦国祥教授表示,现代人抛弃了原来的一些生活方式,崇尚国外的一些饮食习惯,但是其中有一些是极不科学的。蛋白质、脂肪等只有煮熟后,才能更好地被人体所吸收,而生吃不但营养跟不上,而且会带来一系列肠道传染病。现代人总说自己“肠胃不好”,其实有很多原因是吃“生”吃出来的。中国有句古话“食不厌精、脍不厌细”,意思是对于吃的东西要经过精细的加工。他呼吁,人们还要遵循中国人饮食的科学原则,不要具有盲目猎奇的心理。

    而要避免感染寄生虫病,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吃“生”。省卫生监督所监督一处严主任表示,寄生虫很容易被“热死”,一般而言只要煮熟、煮透之后就可以放心食用。只要食物的中心温度在90℃以上保持5分钟,基本上可以杀灭全部寄生虫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,要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鱼、虾、蟹和水生植物;不喝生水,不吃生的蔬菜;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它直接入口食品;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